剧情:
迷幻公园是这个城市滑板少年的聚集之地,当然,这里也是犯罪的多发地带。少年阿历克斯(盖博•纳文斯Gab[展开]
迷幻公园是这个城市滑板少年的聚集之地,当然,这里也是犯罪的多发地带。少年阿历克斯(盖博•纳文斯GabeNevins饰)迷恋上了这个公园,每天他都要到这里来,虽然他玩滑板不是很在行,但是能静静的坐在边上,欣赏场内各个高手各种各样的滑板花招,他已经感到十分快乐。然而,那天发生的一次事件却令到阿历克斯即使听到别人提起迷幻公园都十分局促不安。阿历克斯每天都在经历着一番剧烈的心理斗争,他惊恐、他害怕、他迷惘。最终阿历克斯会走向何方?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格斯·范·桑特第60届戛纳电影节60周年纪念奖格斯·范·桑特迷幻公园电影网友评论:导演的文艺标签在这部电影中变成了重点,忽明忽暗的长镜头,失焦的慢动作以及少年特写,片段美丽音乐也令人舒畅,好几处音效反应了少年的慌张和无助,比如翻报纸的京剧音效洗澡的鸟叫音效,跟画面结合效果不错。不过文艺被放大之后反过来问故事核心反而变得没有深度了,简单的少年心事被零碎化甚至一些无关紧要的对话也变得冗长无聊,最终少年的逃避也没有发泄渠道,结尾也整个绕开了故事冲突该有的高潮点,就整个看起来就是一个为文艺所服务的题材-青春、躁动、迷茫、无知等元素构成,但做为电影缺乏一定的厚度了明暗不定、天旋地转、疏离隔阂,这部电影的影像形式真得,大概算是最恰切地切中了霍尔顿一代的青春质地吧:现实的无聊无奈过早耗竭了幻想,心理又多少渴望着逃离,最终只能徘徊在城市的边角,把自己闭锁在一个没有壳的瓮里,实际拿着虚幻的迷幻去填充刺骨的现实。只是,影片的情节太不纯粹了,这些过失杀人和校园剧的套路即使是隐喻也太单薄俗套。有时候形式就像一个玻璃瓶,精致剔透的瓶子也许更把内容的杂质明显得显现出来。不过,生活终究不是电影,也不必学着霍尔顿的伤感,多点杂质,也许更有意思一些。影✔即便是看做文艺片,加点自我感动的情怀点染,这也就是个半小时能收篇的故事,反复的滑板长镜头除了拖时间看不出任何意义,乱七八糟的叙事线根本没造出悬念,反倒着了张冠李戴的尴尬。丢掉文化滤镜,看到的只是一段充斥着故弄玄虚的彷徨压抑的畸形青春,整个片子从形式到内核都非常之空洞。只能给到两星。我不管基本是最开始的电影启蒙这种奇妙的眩晕观感知道了电影还可以这样拍以前的影评:再看的时候还是有说不出来的感觉。第一次看是在半夜。很迷糊。会有耳鸣。很瞌睡。所以正好营造了迷幻的感觉。像磕了药一样。看着他面无表情的脸和一堆小帅哥的脸。范桑特的电影很舒服。我可以盯着它一直循环还是那套迷惘青春校园类型片的主题,加了一点悬疑色彩。厉害的还是摄影和长镜头。年轻的TaylorMomsen是真的美(我手贱查了一下,她今年才24岁,用“年轻的时候”好像不太合适,可我为什么觉得我已经喜欢了她好多好多年了,难以想象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她才13岁!)想起了父亲。青春如金发美少年那般清澈明亮,也有一些平日的烦恼,就像电影中弟弟说一串无理笑话,在他身上也发生了杀人事情。一个很不起眼的原因可以经过一连串的变化结果出乎意料的,然而谁也承受不了这个责任。他的忏悔如同烧掉的日记一样只能安慰自己的心灵。我初中的时候在一本杂志上看见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当时觉得很喜欢,忘了是喜欢影评本身,还是喜欢电影,或是那个躁郁的青春。现在我终于想起来,于是看了。结尾Alex烧完那些信的时候,我才觉得,我仿佛已经和过去握手言和了。情节简单空乏,只依靠镜头的拉长和减慢来延展故事的发展让我总觉得过于刻意和牵强。可能本身不喜欢这种打着青春迷茫的幌子卖弄导演个人自恋情怀的片子,所以实在不理解豆瓣一群文艺青年们把这片子打到7分以上的逼格在哪儿。#可以看出导演想要营造青春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犯罪迷惘慌张逃避压抑的氛围,但各种慢镜头铺音乐看得我黑人问号加小S冷漠脸,杜可风摄影有拍出那种小颓废小迷茫质感。但我还是觉得这个片好做作无聊啊啊啊。绝对忘不了滑板那几幕,离心机一样剥离交往、离婚等那些琐碎的现实,看得我也想搞一个玩玩。对纯粹极速的追求最终都会骤然刹车/不会滑但想看别人滑/community这个概念的瘙痒之处迷幻公园,是自由的乐土,也是欲望的死路,迷惘少年终会找到出路。依附并超越大象之上的技法形式的组合配上吊诡不安的配乐延展出不少精致点,以此体验人物的状态。淋浴那段最喜。音效很酷建議佩戴耳機觀看糊里糊塗地犯錯和愛顆粒感的錄影很酷還有對於“我們應該關注大事件而不是身邊瑣事”的改變十分有趣看青春期少年的故事有一種自己回到中二時期的欣喜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