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译 名 傲慢与偏
◎片 名 PrideAndPrejudice
◎年 代 2005[展开]
◎译 名 傲慢与偏
◎片 名 PrideAndPrejudice
◎年 代 2005
◎国 家 法国/英国
◎类 别 剧情/爱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7.8/10189,925人评价
◎豆瓣评分 8.4/10243606人评价
◎视频尺寸 1024x576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128MiN
◎导 演 乔·怀特JoeWright
◎主 演 凯拉·奈特利KeiraKnightley ....Elizabeth'Lizzie'Bennet
马修·麦克费登MatthewMacfadyen ....Mr.Darcy
吉娜·马隆JenaMalone ....LydiaBennet
妲露拉·莱莉TalulahRiley ....MaryBennet
罗莎曼德·派克RosamundPike ....JaneBennet
凯芮·穆里根CareyMulligan ....KittyBennet
唐纳德·萨瑟兰DonaldSutherland ....Mr.Bennet
布兰达·布莱斯BrendaBlethyn ....Mrs.Bennet
克劳德·布拉克利ClaudieBlakley ....CharlotteLucas
西蒙·伍兹SimonWoods ....Mr.Bingley
凯利·蕾莉KellyReilly ....CarolineBingley
鲁伯特·弗兰德RupertFriend ....Mr.Wickham
汤姆·霍兰德TomHollander ....Mr.Collins
SylvesterMorand ....SirWilliamLucas
CorneliusBooth ....ColonelFitzwilliam
佩内洛普·威尔顿PenelopeWilton ....Mrs.Gardiner
PeterWight ....Mr.Gardiner
MegWynnOwen ....Mrs.Reynolds
TamzinMerchant ....GeorgianaDarcy
MoyaBrady ....LambtonMaid
StephenHumby ....Soldier(uncredited)
朱迪·丹奇JudiDench ....LadyCatherinedeBourg
◎简 介
18世纪英国平民区,白太太膝下五位女儿婚期遥遥无望,令她焦躁不已。一日,年青富家子宾利先生搬进城内的消息传来,白太太兴奋不已,决定要安排其中一个女儿夺得富男归。
一次舞会上,宾利先生果然看中了白家最漂亮的大小姐珍,可惜宾利的老友达西先生却天性傲慢,直言难与平民交往,更不屑与白家的莉莎共舞。谁知他这番话被莉莎听见,两人自此水火不融,针锋相对。
一日,宾利先生突然消失,令珍伤心欲绝。莉莎因此怪责达西从中拆散姐姐及宾利,令两人成见日深。直至妹妹丽蒂亚的感情出现危机,莉莎才终于明白达西的真正心意……
幕后制作
【关于拍摄】
制片方决定全部在英国外景地拍摄,计划用11周完成。制片人韦伯斯特说:“这种规模的电影完全在外景地拍摄非比寻常,乔是想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以让演员放松,并能充分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可行,在拍摄休息期间,演员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到拖车里,而是走进片中各自角色的卧室。
导演怀特决定在拍摄中打破传统,他说:“我相信,在拍摄古装片时,很多人都依赖于当时的绘画作品,因为没有其他影像可参考。但在绘画中,一切都非常正式而冷静,那不是真实的生活。他们会用宽镜头来展现场景中的时代细节,我认为细节应该表现在微小的东西上,比如桌上的面包、花瓶里的鲜花等等。我看了一些奥斯汀的散文,从中对人物的形象服装搭配略知一二,所以我采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我尽量切掉了马车的镜头,因为在现在的电影中,有人钻进汽车并开走的镜头没有什么趣味可言,而久远年代的马车也一样。古装片有很多固有元素,有些出现在本片中,有些没有,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提出置疑。”
在演员的选择上,怀特打算尽量接近于奥斯汀的原著,他说:“在1940年版的《傲慢与偏见》中,担纲主演的葛丽亚·嘉逊和劳伦斯·奥利弗都已经30多岁了,所以初恋的情节设置被削弱了。”
谈到选中凯拉·奈特利扮演莉齐时,怀特说:“起初我并没看好大美女凯拉,因为我在寻找不太符合女性传统的演员,伶俐而又有些难以相处。我认为莉齐应该是很难相处的,而且坚韧并怀疑一切。可当我遇见凯拉,发现她的疑问层出不穷,就像个假小子。凯拉思维活跃,极富幽默感。在拍摄期间,她仍在不断的让我感到惊讶。我不禁扪心自问,还要寻找什么样的演员呢?无非是全身心的投入,而且虚心的倾听别人的意见。凯拉全都做到了,而且非常刻苦。”
奈特利深知扮演这个角色的难度,她说:“扮演莉齐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她是文学作品中最经典的女性人物之一,我想任何一位女演员都不会拒绝这样的机会,不过,机遇伴随着艰巨的挑战,因为在你读《傲慢与偏见》时,肯定会想象出莉齐的样子,于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属于自己的莉齐。”
【关于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1775~1817)出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并在小镇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初的25年。奥斯汀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父亲是当地的教区长。她没进过正规学校,而是在家中由父母指导学习,其中母亲负责教她法语、意大利语和钢琴。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境殷实。由于长期居住在封建保守势力相当强大的乡下,所以她的生活圈子十分有限,所接触的主要是中小地主和牧师。她以女性的敏锐和细腻描绘出周围的世界:有闲阶级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绅士淑女的爱情和婚姻。这里没有可怕的灾祸和尖刻的矛盾,只有日常生活中的风波和人物之间的喜剧性冲突,格调是轻松诙谐的。10多岁时,热衷阅读的奥斯汀开始创作一些讽刺小品。在1796至1797之间,她完成了电影下载《傲慢与偏见》的初稿,取名为《第一印象》。当时奥斯汀正坠入爱河,他们的婚事遭到男孩家人的反对,因为两人的未来一片渺茫。几年后,奥斯汀与另一名男子订婚,却在第二天便解除了婚约。在这几年中,奥斯汀没有继续写作,因为在父亲于1805年去世之后,一家人频繁搬迁。直到1809年,终于安下心来的奥斯汀才开始着手修改先前被一家出版商拒之门外的《第一印象》,日后的《傲慢与偏见》逐渐成形,与此同时,她还重新创作了一些以前的作品,多部小说由此应运而生。
1811年,奥斯汀自己出资出版了《理智和感伤》。在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奥斯汀于1813年1月出版了《傲慢与偏见》,立即赢得了如潮好评,在之后的将近200年间,这部经典小说一直人气不减。随后,又有4部小说相继问世,分别是《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她死后出版的《劝导》和《诺桑觉寺》。
奥斯汀曾经躲在一扇木门后写作,当有人走进,开门的嘎吱声就像警报一样,提醒她将手稿藏起来。奥斯汀的所有作品最初出版时都是匿名的,随着《傲慢与偏见》取得成功,到1813年9月,她的作者身份已经不再是秘密。尽管匿名出版让奥斯汀无法在有生之年成为名声显赫的伟大作家,但也让她得以不受舆论的干扰,因为当时的英国社会对女性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颇有成见。
在奥斯汀的所有作品中,《傲慢与偏见》和《爱玛》是她的代表作。这两部小说写的都是爱情与婚姻,生动反映出当时乡村中的阶级关系、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衬托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的保守和闭塞。作者在这两部小说中通过几个乡镇中产阶级少女对终身大事的处理,表达了她的婚姻观:为了财产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但结婚不考虑财产也是愚蠢的。《傲慢与偏见》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作儿戏,比较强调感情对于缔结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小说的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语言清丽流畅,机智幽默,是奥斯汀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部。
《爱玛》一般被认为是奥斯汀作品中艺术和思想上最为成熟的一部,与其他几部小说相比,现实主义成分增多,戏剧性的夸张减少,结构更为严谨。女主人公爱玛不再是理想化的人物,她既有单纯直率的一面,也有她养尊处优的富家独生女的任性、势利、自以为是的一面。她把邻近的一个孤女哈丽叶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武断的安排她的恋爱和婚姻,却屡遭失败。最后爱玛和哈丽叶特都结成了门当户对的婚姻。这表明作者已认为在中产阶级社会中,爱情和婚姻是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联系的。这部小说描写的婚姻,不再象《傲慢与偏见》中那样不计较门第,对世事也不再乐观。
18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文坛中有40年左右没有出现过一流的小说作家和作品,社会上充斥着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奥斯汀最初的创作就是为了嘲讽这类流行小说。《诺桑觉寺》和《理性与感伤》两部作品是故意模仿“哥特小说”和“感伤小说”而作。后来她又进而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浪潮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虽然涵盖的社会阶层并不广泛,但扭转了当时小说创作的庸俗风气,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傲慢与偏见电影网友评论:有时我也好奇《傲慢与偏见》金手指且玛丽苏,何以成为经典?大概是因为它精道写出爱情的两大敌人——傲慢,偏见;同时又描绘了不同种类的爱情——深情的,虚伪的,长久陪伴的,凑合过日子的。人物形象典型,故事情节精彩,尤其是雨中摊牌那段,看几次都不嫌多。达西放下骄傲的眉眼,万千少女的温柔乡。不知道看什么时就会回来找它。只是听着都觉得安心哈哈。这部剧有我喜欢的所有元素:古典的爱情、恰到好处的音乐、油画般的画面、考究的服饰、明朗的情绪…其实还有可供代入的情感。达西--感觉他对待爱情的方式就像另一个我哦(害羞),从小傲娇又主动,也会逃跑,但不死心还会再来一次哈哈大概表达了一种反传统的观念?传统的门当户对、为家庭牺牲、由父母决定婚姻、择偶只看金钱或容貌、淑女要会琴棋书画…在片中是被摒弃的,里面的母亲和中国的一些父母倒是挺像的,但也是不被推崇的只是不管这些意义的话这个爱情故事其实并没有什么亮点,所谓的傲慢与偏见其实也是人之常情吧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最浪漫的电影,看完后就赶紧来评论!我爱上了达西先生的眼神,从最开始,再到最后。那眼神透露着藏不住的爱意。而伊丽莎白,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人,两个人性格都是如此的坚定,固执。舞会上的那一眼,便是一辈子。真的太爱这部影片了!❤️看了原著再看的电影,电影很美,音乐也很好,结尾处高潮很动人。达西的演员马修随着影片开展,越来越迷人,越来越有魅力。凯拉奈特莉有独特的美,但确实美的很现代,对比BBC电视剧版,后者更还原那个时代的应该的古典审美。整体还是比较喜欢的。跟成为简奥斯汀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片的男主女主选角我都不喜欢,女主动不动就傻笑自以为俏皮,男主把傲慢诠释成了痴呆。故事相当索然无味。但英国田园风光还是非常美的,摄影我很喜欢,印象最深的是悬崖上的横移还有最后清晨天光尚未破晓的相遇。《傲慢与偏见》可能是我最喜欢的爱情故事,已经记不清看过几遍书了。不喜欢这版的宾利先生,看起来神经兮兮的,达西也有点呆,而且更像是傲娇而不是傲慢(整整两个小时我无法说服自己吧目光从她的地包天上移开,我真是太坏了hhhhh)这个版本里达西先生有点智障,既没有闷骚的性感也没有内敛优雅而又骄傲的魅力,鞋拔子脸凯特也没有古典英伦女性形象,除了呆板就是呆板,可能我就是无法欣赏这种颜,要不是镜头光线美,此片也是车祸现场。达西先生穿过薄雾缓缓而来,带着所有的风尘仆仆和急切,眼神中闪烁着脉脉温情。爱情就是放低傲慢,沟通偏见,达成和解。我们都是怪人,但安心生活在自己的时区吧,总会有另一个怪人与你频率相通。因为最近窝着拉片的原因,发现点东西,翻书出来看对上了,简奥斯丁的原著有六十一章,电影有六十一个分镜,但是不包括渐黑和渐白,当然也不包括旁白的结束语(简奥斯丁这家伙太特殊了)放到如今这个时代,我并不认为伊丽莎白的个性是糟糕的,她是自我认同,人格独立。我欣赏她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气和对自己理性选择的信任,尽管她也有迷茫无助脆弱孤单的时候。少女时代反复翻看的小说,小时候傻傻分不清伊莎丽白还是伊丽莎白。四星给编剧,给镜头,给台词,给美妙的结局。一点点瑕疵,男女主演都没有特别深入地触到我,不过足矣。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