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一名当代电影人与另一个来自19世纪的法国外交官(SergeiDontsov饰)发现自己置身于圣彼得堡[展开]
一名当代电影人与另一个来自19世纪的法国外交官(SergeiDontsov饰)发现自己置身于圣彼得堡的一座古老的宫殿中,周围的人完全看不到他们。两人结伴在宫殿中徘徊,见证了暴怒的彼得大帝用鞭子抽打他的将军;凯瑟琳女皇的私人生活;革命前夕末代沙皇一家最后的晚餐以及1913年最后一场辉煌盛大的宫廷舞会。短短100分钟内,亲身经历了俄国200多年的历史……  本片荣获2004年阿根廷影展最佳外语片奖、2003年德国相机奖剧情片荣誉奖、2003年西班牙奇幻电影奖最佳男主角(SergeiDontsov),最佳剧本和最佳导演、2004年尼卡奖最佳美术指导、2003年旧金山影评人协会荣誉奖、2002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视觉奖。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俄罗斯方舟电影网友评论:《俄罗斯方舟》幕后:影片在2001年12月23日一天内拍摄完成,在圣彼得堡是件空前盛事。当天下午13:50开始,15:18结束。这一天被称为“这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摄影机在90分钟内转换过36个房间及楼梯走廊,穿越4个世纪。影片在2003年5月在圣彼得堡放映,祝贺它的300年生日庆典。影片唯一的男主角,法国驻奥地利大使——侯爵deCustine,历史上确有其人,写过一本著名的关于他19世纪早期在俄国圣彼得堡游历的诽谤性的书,因此被认为是“恐俄分子”受到俄罗斯谴责。这真的是一部表现“我们俄罗斯祖上也很牛逼”的城市宣传片31Mar2015当代人穿越回18世纪和唯一能看到自己的法国外交官穿梭于皇宫的见闻。实际上是以类似戏剧+第一视角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对俄国历史、制度的评,在有角色的情况下,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故事。看点是一镜到底的高难度和俄国服装、艺术品。尤其是炫技式的一镜到底让人身临其境,符合“我”迷糊醒来如在梦中的感觉,让人惊艳于走位的设计、演员的敬业。然而,高度还原历史的叙述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的戏剧化台词(加上低水平的翻译)、缓慢的节奏(以走过房间作为切换)、不少的穿帮(看镜头)则让这部片失去不少观看价值。我确实不够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可能是了解的人的一场狂欢,对我而言则没有任何共鸣。如果说非要作为大众视听艺术,本片彻底隔离大众哪怕对内容1%的了解。我讨厌毫无意义的一镜到底,我讨厌细细碎碎的絮叨对话,我讨厌没有主题还把“摄像师”的声音和作为主要角色,连梦境呓语都算不上,充斥着毫无意义的画面和碎语。我知道是在一个馆内,一个古代的尸体爬起来看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服装和人物画作等,butsowhat?这都不能称之为电影。带着极其煎熬的痛苦看完,催眠神作。电影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不必趋于统一。这部作品就是一部带有很强革新意义的作品,无法想象,电影的世界少了这种独一无二的作品,电影的艺术有多单薄。影像90分说不上完美,因为电影的表达方式决定它在影像层面难以登峰造极剧本90分人们总喜欢表象之下的肤浅,我却热爱表象之上的平静和深邃。故事如果这么通俗易懂,那就沦为毫无生气的剧情片。导演95分导演功力深厚,但是与最伟大的导演相比,境界上还显不够表演90分创新95分打分92分内容系数0.9分得分83分感觉像是看了一部九十分钟的冬宫博物馆宣传片,我反正是心动了,太震撼了。艺术工艺品也代表了历史,厉害的人物设定,以欧洲人角度表示了欧洲对俄罗斯归属于欧洲的逐渐认同。三百年的历史,我们见证了沙俄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亡。《俄罗斯方舟》与我近期很喜欢的《午夜巴黎》都衔接了同一地点不同时代的故事,一个是政治性的,一个是文艺性的,两个都很妙,我都很喜欢。还是想多说几句,冬宫真好看,那时候的衣服真好看,实力羡慕。又是一部我不想评分的艺术片,多年之前就没有看下去。对于历史背景欠缺的人来说,催眠效果加倍,内容完全不理解,愣是开了两倍速看完,全当是出于对形式的尊重。这种片唯一对我有意义的标签就是“有钱电影”——钱多了没处花,就切了一颗钻石供市场上的富豪们把玩欣赏竞价,而我还是喜欢能吃的东西。不过,同样是钱多了,有人拍出了《俄罗斯方舟》,有人拍出了《新桥恋人》,有人拍出了《富春山居图》,可见土豪们的境界差异之大。服装,道具,都是一流的,再加上无可复制的冬宫,梦幻一般华丽的舞会,在硬件上真的无可挑剔,甚至有一点《末代皇帝》的既视感。可以看出导演的大俄罗斯迷梦。但是情节交待的不足让不熟悉俄国历史的观众感觉不到其中的历史时代的巨大变迁。再加上这个一镜到底有点形式大于内容,很多地方光线并不好,噪点多的像家庭录像。是一部很极端,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它独一无二的电影(3.5/5)作为一个长镜头的探索尝试片,那美轮美奂的华歌艳服以及在俄罗斯博物馆的一天拍摄,这部电影必将载入史册。但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要求就比较高,没有停顿过渡,手持造成的抖动,以及镜头特写时的畸变,差不多也抵消了盛大观影的惊叹。Anyway,俄罗斯帝国的方舟随历史的大海滚滚向前,虽已灭,艺术不死!一部宏观俄罗斯艺术历史交叉欧洲史电影,带着Sokurov对自己帝国昔日辉煌感叹。从头到尾的旁白,展示导演决定了这部片谁上了方舟,在他自己片子里他即是上帝视角。人如何能见上帝?所以无人和他交流过,使徒彼得保罗其中一个是那个法国演员(应该是彼得吧)S带着叹息,他想沉醉在俄罗斯昔日黄金时代。9分。对俄国历史文化不甚了解,但影片表现出的一镜到底和极尽奢华令人赏心悦目!曲终人散的孤独,对往昔峥嵘的留恋。大使选择留下鉴证以往岁月(本身也是历史人物)、同行者选择向前走向未知的苍茫海洋(现代人还得继续生活探索)、方舟代表存活下来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难免有几个穿帮镜头,没换过镜索科洛夫极端实验之作,全片为一个实拍的真实长镜头,未出镜的人(摄影机背后主观视角)和黑衣背手法国男人穿越来到古老宫殿,他们穿梭于不同的房间,和不同时代的人相遇交谈。长镜头勾勒一幅时空地图:时间层面的俄国历史巡礼和空间维度的冬宫场所导引。长镜头的关键不在长,而在场面调度和内涵意味。一星的劝你远离纪录片,史盲强行看看不懂还气急败坏。这是由冬宫各个馆贯穿的沙皇史,从叶卡捷琳娜二世到尼古拉二世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角写照。惊喜的是里面还有普希金和他老婆!服装复原的太棒,舞会上百个人的衣服没有一件重样的。这可能就得益于欧洲人记录历史的方式,不是侧重于文字,而是通过油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