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主演:威廉·达福/娜塔莎·雷昂/PaulHipp/ShanynLeig导演:阿贝尔·费拉拉语言:英语[展开]
主演:威廉·达福/娜塔莎·雷昂/PaulHipp/ShanynLeig导演:阿贝尔·费拉拉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阿贝尔·费拉拉类型:剧情/科幻/奇幻上映时间:2011别名:地球最后一日/LastDayonEarth用户标签:美国,科幻,剧情,2011,美国电影,阿贝尔·费拉拉,AbelFerrara,Abel_Ferrara片长:82分钟imdb编号:tt1707391在这个城市的高处、在一间大公寓内,居住着一对夫妻。他们非常相爱。女的是一个画家,男的是一个成功的演员。这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下午——或者说不平凡的下午,因为明天凌晨的4点44分,地球将遭遇一场无法预计的灾难。没有预警、没有通知、没有办法逃生,当然,更不可能有生还者。在地球毁灭前的这天下午,这对夫妻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无忧无虑。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全世界的所有人已经接受了地球行将毁灭,生命即将告终的命运。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阿贝尔·费拉拉地球最末日电影网友评论:没有哭天抢地的灾难戏码,更不会有顶天立地拯救世界的英雄,不过是在灾难前任意一座窗户背后上演的稀松平常的故事。做爱、争吵、画画、与家人视讯...也有人跳楼、与宠物共进最后的晚餐。既非歇斯底里的末世狂欢,也未曾见到临死前多动人的救赎,仿佛就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以色彩涌动呈现末日光景,赞!原以为《地球最末日》是《2012》之后好莱坞又一个灾难科幻片,没想到整个故事全发生在一个屋子里面,宅男宅女的末日生活……片子很粗糙,没有剧情,没有特技,连演员都没有几个。这不是一个英雄主义解救世界的故事,这是属于我们普罗大众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那些没有船票的人,将如何走向人类灭亡。费拉拉执着于表现人类灵魂的死亡和堕落,角色总是在一开场便被抛进一场注定降临的衰竭漩涡中,本片算是这种表达追求的具象化。没有黑帮厮杀和病态的边缘角色,没有情节,电影叙述的是一场等死的过程,实际上,是猜想生命面对灭亡时的状态,结果却只有虚伪与无奈。艺术记录人,但当人死光了,何用之有。所有拍世界末日的电影,都在强调一种突发性、混乱性和不可预知性,这也是大多数观众期望看到的。本片则反其道而行之,在世界的最后一天,没有突发事件,没有混乱,没有歇斯底里,一切都和平时一样,与父母通电话,看电视,叫外卖,前妻、现任隔着屏幕争风吃醋,做爱,吵架,做爱,最后同归于尽。有人说它太平淡,但如果你想象一下,你希望地球末日那天你在做什么呢?大片的混乱和个人英雄或许真的只会出现在好莱坞电影。费拉拉的末日可能更贴近现实。常用叠化不仅作转场,还用来叠化时空。拍得非常有个性,也非常私人,结尾和龙点睛。但稍显遗憾的是我本期待能从等待死亡中看到更多东西。那幅画开始空无一物,然后黑白分明,之后色彩斑斓,但一片混乱变成了浑沌,然后又空无一物,无限循环。所谓末日,不过是一种隐忧,如今是前所未有的花花世界,色彩斑斓,却一片混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得到任何信息,然而可用身体真切触摸的东西少之又少。就这样貌似生机勃勃的直至死去。地球迎来末日定局,人必将一死,我们的灵魂能否如老僧所说,在毁灭之际铭记一切的爱与记忆,达到于精神层面的永生。导演想借助影片,以男女主为个体代表探讨展现至全人类的,或许是精神/肉体的相对性、爱的超脱、虚无/永恒的存在主义,构想确实极致,拍出来效果就比较杂乱了。地球毁灭最后一天,人们无处可逃,大多待在原地等待。看这片触动不多,只想到,虽然如片中所说或1997或2012年的世界末日都未到来,但每个人最终会死,死后,那个人的世界大约便消失了,每一天都有一个个的世界在消失。活着时应想到,人会死。用不到一个半小时展现了特别漫长的末日最后一天,并非平静而是满满的死寂,处处濒临崩溃却又因过于绝望而没有被触发。没有什么节奏加上略沉闷,但也不乏亮点。沉沦纠缠的肉欲,永无机会完成的妖异画作,纽约上空的极光,望远镜内的众生相。基本上只有两个人,地球生命的最后一天。不科幻、不夸张、不矫情,和日常每一天似乎区别不大,只是有更多性,更多爱,更多自己的喜好,更放松,更关注家人……还有外卖。不像电影,像是窥伺两人最后生活的纪录片。为什么我觉得挺不错的。该说的都交代了,虽是小成本细节很到位。男主桌上有个8号球,斯诺克8号球。怎么说呢,看短评有人说到《忧郁症》,那片子我真心…,要说装逼,应该是那部吧。这部我差点五星。4:44LastDanonEarth,电影最大的意义在于这个设定。打个不很合适的比喻,每次打针时,最怕的时候是不是针已经刺入血管,而是针头离血管的那三秒,那三秒的想象是无限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