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忒修斯的船》由三个看似互无关联的独立故事组成第一段,一个盲人少女摄影师,在盲人状态时成功[展开]
《忒修斯的船》由三个看似互无关联的独立故事组成第一段,一个盲人少女摄影师,在盲人状态时成功举办了个人影展而出名,却在移植角膜恢复视力后找不到摄影的灵感。第二段,抵制动物实验的僧人,因为肝硬化而面临肝移植或者死亡的选择——而移植手术本身正是基于他所反对的动物实验。第三段,原本只关心钱的青年,在自己做完肾脏移植手术后无意中知道了医院和社会上存在的肾脏交易,以及一些“偷肾”的行为。而他也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而开始了很多无关金钱的社会活动。而在本片结尾处,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受邀参加了一个特殊的影片放映会——参加者都是接受过器官移植的病人,而且他们的器官来自同一个捐献者。于是我们看到了,前两个故事里接受角膜移植的女孩和肝脏移植的僧人也出现在这里。他们共同看的片子,是捐献者本人生前拍摄的一段岩洞探险视频,深邃的岩洞,却如浩瀚的宇宙般神秘壮丽……
忒修斯的船电影网友评论:一锅哲学思辨(电影名到具体台词,洞穴隐喻的使用)、社会议题(动物保护、阶级固化、全球化与器官买卖、现代化与宗教信仰)、媒介反思(第一个故事里女孩的视力与她的摄影创作间的辩证关系,最后器官捐献人拍摄的视频里只有他的影子)的大乱炖,概念和内容都挺有意思的,(现实主义?纪录片质感?)影像实在是太糙了也缺乏精巧的设计,有点沉闷。其实一个宗教国家能拍出有深度的东西并不稀奇,但是好电影除了有想法还得有故事,向观众陈述你的观点又不能说教,情节要紧凑有戏剧性但又要留有想象空间,《忒修斯的船》做到了。三个相对独立但内部相连的故事讨论的是同一类哲学思辨议题:整体和部分、个性和共性、相对和绝对。剧本99,摄像95,导演90由器官捐献串起来的电影,放进了很多其他内容,看的第一个没有歌舞的印度片,第一个姑娘演技太差,演盲人在房子里毫无磕磕绊绊,第二个故事画面拍得特别美,僧人站在窗口前面对夕阳的画面,还有僧人生死关头的反应很震撼人心,第三个让人思考对于被偷肾的人,什么是绝对的公平。-2016.2.14充满哲思的标题,3段深刻的伦理探讨,因为印度的宗教和文化背景,一切显得很自然。摄影捕捉了很多属于印度的美(尤其在第二个故事中)因为三个故事都讲得较完整,所以全片有点长,结局的三线汇合突然有点像器官移植的公益广告。宇宙在我身体里,我也在宇宙的心中,本来无疆无界,何必执着你我。故事有想法,运境很美,但叙事节奏慢到几乎受不了。在hall里的movienight看的,到电影结束只剩下一群印度学生兴奋地讨论电影的细节背后的隐喻;而我只能低头戳开德国同学给我科普Pastafarianism教义的链接:我是真的在大和尚和飞行面条怪小哥的对白中睡着了。僧人的那个故事还是十分动容的,当然是固执并且有点愚昧,但由于自己的信仰忤逆医学并且没有牵扯别人的生命,我就觉得更像一个故事。好多长镜头,美是都很美,但也活生生地把电影拖到了两个小时。电影故事撑不起这个名字。我可能就是被名字给骗了。算是比较像一部纪实类的电影,没有大段的歌舞表演,更多的是对环境场景及演员肢体行为的拍摄,可以看出导演还是有一定思想的,如果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就算牛逼了;缺点就是太拖沓,感觉拍摄也不是特别精良,演员是演员却像群众~·~阿三们在不跳舞的时候也会思考一些很深邃的哲学命题。三个同样接受了器官移植者的小故事,用现代方式回应了「忒修斯之船」的古老迷思,分别探讨了艺术、宗教、道德与真我的关系,纪实风格强,地域风情浓,但不是很闷,还蛮有意思的。少见的完全不带一点歌舞的印度电影,更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从艺术,宗教,社会这三个方面剖析科技对于生活带来的变化,甚至还有一点因果的味道在里面,最后的串联让人眼睛一亮,居然这还是处女作,这导演不得了,前途无量和《S》根本不是一码事。第一个人的讨厌,在于她和亲密的人之间因为莫名的原因,自大的争吵;第二个人的讨厌,在于心怀强烈信念,无视世俗反对的盲目乐观;倒是第三个人,有那么点真实。总体不是太连贯,节奏不太好。特修斯之船跟《慧灯之光》讲的“无我”是同一个角度。第二段的两句台词挺逗:1.——你要走着去哥本哈根?——当然——或者你可以在飞机上一直走2.僧人应该禁欲的吧,那我就不明白,你干嘛还高端意淫不走寻常路的印度电影,没有大场面的歌舞,没有洒狗血的爱情,没有辛辣的现实讽刺,三段故事各自独立却在最后连接,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宗教信仰、道德困境,节奏虽慢但通篇散发着哲思的光芒。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