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导演:白景瑞/李翰祥/胡金铨/李编剧:李翰祥/谢家孝/朱向敢/胡金铨主演:甄珍/岳阳/张美[展开]
导演:白景瑞/李翰祥/胡金铨/李编剧:李翰祥/谢家孝/朱向敢/胡金铨主演:甄珍/岳阳/张美瑶/李丽华/杨群类型:剧情/爱情/奇幻制片国家/地区: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1970-10-09(台湾)片长:144分钟又名:FourMoodsIMDb链接:tt0065862 这部影片是以喜、怒、哀、乐为主题的四个故事组成。其中一个故事“喜”,在一个阴森的夜里:一位白衣女子突然出现在一个书生家,起初书生很害怕,但却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与她共度一宵。第二天晚上,书生想把那个女鬼再引来,便到她的墓上请她。谁知那墓是另一个人的,所以引来的是一个相貌奇丑的女鬼。
喜怒哀乐电影网友评论:集邮台湾四大导!四部中除胡依旧维持武侠风外,另三部都带有志怪系聊斋的味道。白景瑞的"喜"全程无对白,完全依靠肢体语言叙事,通过音乐变化传达情绪,甚至在表达诙谐滑稽时大胆使用了MIDI乐,颇具喜感,戏曲般的配乐更让影片独具一格,虽有风范但仍显无聊;胡金铨一出场便冠绝群芳!"怒"太好看了!既有侠女之侠气、忠烈图之豪气又有一股子匪气,客栈打斗群戏每一点的节奏把控都教人通体舒畅,音乐上采用京剧拍子,猝然间理解了传统戏曲在节奏安排上的精妙幽微,每一步走位每一个回首体现的都是久经淬炼的"功夫",可说是集武侠打戏之大成。李行的"哀"在中国志怪故事基础上更流淌出浓稠的日本和味,这物哀美的悲剧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黑泽明,女主角美极。李翰祥的"乐"真的改自聊斋,只为最后收束"为善最乐"大主题。四部场景氛围烘托俱佳,风格既相异又统一,难得一见的集锦佳作第一次接触神鬼类型电影,四个故事喜怒哀乐,感觉每一个部分都文不对题,喜不喜,怒不怒,哀不哀,乐不乐。但四个故事合在一起有惊人的一致感,都是荒诞,玄虚,略有些惊悚的感觉,以至于最后一个故事,后面一排有一个女生抽搐休克。。。。真的休克了,叫救护车20分钟中间放映停止。分别讲一讲,我看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喜这个故事,但在我看来,导演以哑剧的形式,通过音乐,回忆,反讽等方式讲明白这个故事,可见功力。表达了书生学习目的的可笑,对女色不劳而获的讽刺。第二个怒很好看,结构紧凑,剧情出乎意料。第三个哀有些平淡,剧情可推测,但最后一句我走了和流血的墓碑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一个乐应该叫善,虚化鬼的描述在哪那个年代应该也很先进了,可能是我胆小吧,每一个都觉得有些惊悚。整体看是不错的电影,推荐!确实看出差距来了。“喜”的故事是在传统中寻找反套路的现代内核。“怒”的故事,胡金铨真真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了,连主角的全知全能都给带出来了,一屋之内的武打虽然精彩,却还是不能掩饰其主旨的乏味,乃至空洞无物。“哀”的故事和“喜”类似,只是现代性更强一些,爱与仇恨似乎也更高明一些,只是最后还是差一些余味。“乐”的故事最传统,但是我却最喜欢,乃至于泪目。李翰祥还是厉害啊……在传统的题材里翻出新来。这新不是思想的新,只是形式的新,但却最让人感动。总的来说,虽然是喜怒哀乐,其实主旨扣的还是一个“善有善报”啊,一前一后尤为明显。或许是因为我偏爱古代小说,所以对这样传统主题的表达,怎么都不觉得厌烦,反而很期待。或许没有那么多现代性可讲的,一个好故事,能教人学好,不就够了么?四部短片各有千秋,都各有各的精彩。《喜》这篇十分有意思,仿哑剧氛围,某种意义上直接解构了传统常见的书生与女鬼的故事;《怒》是胡金铨的客栈戏,自然不在话下,虽然从整体性来说这其实是全片里最不搭的一段;《哀》是四段里唯一一段毫无喜剧色彩的段落,仇恨、时间、回忆与哀伤这些主题与氛围拿捏的也恰到好处;《乐》的台词和表演简直是太精妙,无形抖包袱最为致命,各方面也很令人满意。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短片集,四位导演风格迥异但水平都很高,值得一看。@资料馆。聚齐四大导演的名体作品,除了第二个胡金铨的是类龙门客栈的,其他基本都是发乎聊斋的人鬼故事,而且前两个还能看出来很重的戏曲痕迹,从配乐到演员表演。总之都是颇有内涵、间或可乐的小品。PS:今儿在资料馆大厅,刚看到第四部不久时突然有人大喊,开始还以为时打架了,原来是有人病了,后来打开了大灯、停了电影一起等120,葛格还被迫进来安抚。好在人没事儿,120来以后扶着自主走出去了。真是十年不遇的事儿都赶上了,观影生涯也算圆满了。《喜》是是嘲讽,变成默剧倒是让最后的闹剧结局没那么荒唐无聊;《怒》最流畅,武打戏的动作、节奏、镜头都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哀》最诗意,几组镜头靠剪辑营造情感纠葛和心意难平,而且女主太美了;最后《乐》用最通俗的方式讲最浅显的道理,其实就是最简单的生活智慧,但那种真诚是后来无论多么精巧的拍鬼魂的技术都弥补不了的。四部分开来当然看都很好,不过并没有连贯地组成一部电影。可能大家都想拍聊斋那种鬼故事,所以除了胡金铨拍他龙门客栈那一条外,另外三个导演都是鬼故事。最喜欢李行导演拍的第三个故事,仇恨能够被爱化解,特别是女人的爱。第一个故事有些荒诞搞笑,全片无对白算是厉害了;最后一个鬼故事出自聊斋,也基本继承了聊斋劝人向善的伦理教化思想。至于第二个黑店三方力量的角逐故事,可以看做是胡金铨龙门客栈的精缩版吧。6.5。喜:脸盆中水映出的人脸很赞,水面荡起涟漪让人心生期盼怒:好色一代女与刀疤一代男夫妇的黑店,迎来了在政治中被站队的四个笨蛋官差与犯人二爷,救助二爷的英俊男子来店后,八位展开了一段你死我活的、鸡飞狗跳的生死搏斗哀:女主真美;刺绣好逼真。若爱不能化解仇恨,吾宁死。乐:全程在搞笑,非常欢乐。这可能是我看的最开心鬼片了。因为25号没能去电影资料馆看李行电影展+聊八卦,但网上居然搜到了!不错。喜有点无厘头,怒是《三岔口》,哀让你很感慨,乐居然也是“王六郎”的故事!都不错!虽然和现在的电影风格不同了但绝对堪称佳片!更像是四位导演自己玩儿的,那时的美人真是美啊。可惜56网上像素比较低。锣鼓点的运用很有特点【李行电影回顾展】白景瑞的“喜”最难看,重口味,恶趣味,糟糕的实验品;胡金铨的“怒”最好看,京剧《三岔口》改编得张力十足,客栈打斗舍胡其谁!李行的“哀”一如几年后的《秋决》,同一男主角欧威演啥都像演自个儿;李翰祥的“乐”最温馨,也最恐怖,两样都是李的拿手好戏!胡不涉鬼,个性十足!三大导演为老友李翰祥救急之作;白景瑞的“喜”居然只靠配乐不用一句台词着实令人惊艳,甄珍古典美;胡金铨的“怒”仍是其热衷的客栈戏,也许是短片时长不好发挥,显得格局稍小;李行的“哀”算得上全片最佳,跳跃的剪辑与诡异的配乐相得益彰;至于拍惯了段子的李翰祥,“乐”则驾轻就熟,生动有趣。看罢四段短片就在想,其实“中国化表达”的所谓困境,或许只是大片时代商业焦灼催化的莫须有。这“喜怒哀乐”四段似聊斋或直接取材聊斋的故事不就把中国人的写意表达得恰到好处吗?尤其胡金铨,这段微缩龙门客栈表现得尤为鲜明:他就是在以戏曲拍电影啊,不是略做点缀,就是没有唱的影视化新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