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主演:伊桑·霍克/阿曼达·塞弗里德/塞德里克·凯尔斯/迈克尔·加斯顿/菲利普·埃丁格/维多利亚·希尔[展开]
主演:伊桑·霍克/阿曼达·塞弗里德/塞德里克·凯尔斯/迈克尔·加斯顿/菲利普·埃丁格/维多利亚·希尔/FrankRodrigue导演:保罗·施拉德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保罗·施拉德类型:剧情/惊悚上映时间:2017-08-31(威尼斯电影节)/2018-05-18(美国)别名:重组教堂/第一次重组用户标签:美国,惊悚,2017,剧情,伊桑·霍克,EthanHawke,威尼斯电影节,阿曼达·塞弗里德片长:108分钟imdb编号:tt6053438伊桑·霍克扮演一个前军队的牧师,他在儿子不幸去世之后始终沉浸在悲痛中,阿曼达·塞弗里德扮演的女主角是一个教堂成员,曾是个激进环保主义者,遭遇了丈夫自杀,于是两个受伤的人有了人生交集。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保罗·施拉德第一归正会电影网友评论:片中把宗教放入日常与当代当下情景,一个丧子离婚的牧师,加上得了绝症(致敬布列松的《乡村牧师日记》),角色功能设定明显。女信徒激进的环保主义丈夫因抑郁症绝望自杀,同时她又怀有身孕,一死一生是一个对照。片子比较特别的就是把牧师的个人情感困境、在宗教活动中产生的疑惑,和当代如环保危机、工业资本裹挟、恐怖袭击放在一起展现。牧师在无法在宗教世界救赎他人时产生了与现世对抗的激进想法。保罗·施拉德是《TaxiDriver》的编剧,片中德尼罗也是如此走向了差点反社会的道路。男主伊桑·霍克挑大梁独角戏居多,独白和私人行为占了很多篇幅,结尾不错,牧师从极端行为迅速转换到宗教式肉体自虐,再到阿曼达·塞弗里德饰演的女信徒所起到回光返照的作用。最终宗教救赎这种大字眼还是回归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本身。极简风的画面构图看着蛮舒服各方面配置都很像《乡村牧师日记》,对信仰愈发生疑且有自毁倾向的神职人员主角/酒精与疾病的设置,etc。那个极端环保主义者丈夫和关爱主角但遭拒绝的女性都有着《冬日之光》里冯叙多夫和英格丽图林角色的影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宗教和环保主题都不在意,对主角心态和行为的转变不是很信服,对信仰对人性的探讨都不深入,男主从一种假的精神分裂转变为一种真的精神分裂。但对施拉德的冷峻和对使用冲击性画面的不惮印象深刻。另外,玛丽家房间内的灯是一个明显的“上帝之眼”,酒杯中液体古怪交融的特写也非常漂亮再一次A4的片子,自Aghoststory延承下来对虚无的思辨和对新时代的质疑,绝望和希望是理性同时提供的两个答案,在这个worldwithouthope没有前者即没有后者。主角的自我困境在对当代美国基督神学的质疑,与对政治社会中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间,最终suffer献于信仰。上帝始终在缺席,解答终为无果,只以殉难来得以Transcend,走向HollyLand.(1.37:1的画幅也衬托伊桑严谨孤绝的人物性格与那些絮絮悠悠的旁白。伊桑又一次演技的贡献。{★★}信徒的冷漠、资本的人质、濒危的地球--任何一部围绕落魄信仰展开的电影都能囊括这些最轻易联想到的母题,但人的精神不是熔炉,什么都捞一点出来等同于什么都没捞出来。就像这位可怜的牧师,丧失祈祷机能却又急于质问人类之恶,对环保议题关注寥寥却佯装激进,计划失败干脆折磨肉体--他更像在借机惩罚夺去儿子性命的自己,并被强行绑定上了信仰之苦。为什么爱情就能给他救赎?他们真的相爱吗?虽然我用四个字就能概括以上所有的矛盾:内心挣扎。电影就是这么做的。一部带着宗教色彩的现实主义电影,内容表现非常偏激。编剧试图用环境问题来向宗教进行求助,但是第一归正会的托勒神父并没有给出一个好的答复,所以他竖起了上帝会原谅我们吗的牌子。因为家庭,身体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无能为力他走向了自暴自弃。但是就像另一位神父告诉他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为了救赎普罗大众。他希望我们活着,因为这个正在被我们自己伤害的世界也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去救赎。好在有那最后的一吻!难度很高的一个主题,关于牧师对于自我信仰的质疑。用日记作为切入点不错,日记是自我剖析的一个途径,不过即使是面对日记,人也没办法对自我完全袒露,而且一旦有被人看到的可能性,人就会有所保留。很喜欢影片处理成压抑的冷色调,有一种“上帝沉默”的氛围。最后的结局,本以为只能走向同归于尽的毁灭,没想到给了我一个更好的结局,主角殉道式的自我毁灭。本来以为这是最好的结局了,最后却落在了亲吻上,这就有点让人失望了。七十分吧。倒是很感动,美国还在拍这种老老实实探讨人生的电影。就是有些太说教了,虽然非常能理解。就是一种PPT的感觉,电影要告诉人的故事本身似乎没有生命,而是一帧帧地解读,植入观众的眼睛和心灵。不是一个活着的故事,让观众有所感受和回味,而是在导演兼编剧的自我表达中,努力地去说服自己,这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经历。看着有些累,感觉和心灵都沉沉入睡了,虽然自己是清醒的,醒着的。人性本身的命题大于宗教,显露出情感却压抑着,这种克制在极端环保主义的突然降临一溃千里。污染在这里是一种社会性的罪的外化和隐喻,是服务于戏剧性的。而日记式的自我剖白和环境放在一块却有些现代的更多人死于心碎的意味。实质上导演和他顺带一提的那类共和党人一样,对环保的议题并不在意,他只是借之一用。我实在对这样的姿态有些欣赏不来视听打造如般自我中心化,氛围凝炼同教堂的圣洁不染相合又相冲,得益于此,人物的创伤与愈合在松散的第一人称目光+思维活动中,艰难搏得了少许基于素材简化之后的同情,多少也有文本较为活络的正向填补。伊桑·霍克表现出的是一种脱离上帝最后一道防线的驱使感,与迷茫的身份定位以及超现实质感极为互补。我能理解男主是在downwardspiral,但是转折还是很突兀。也许问题就在这,只是理解男主,而不是像出租车司机一样感同身受。还有这austereProtestant的风格,我也能理解,但是就是喜欢不上来。还有结尾是在干神马??什么逻辑?而且logistically不会扎到女主么?居然和同样在去年威尼斯展映的亚历山大佩恩的“缩小人生”走了一样的路,有缘人呐;那一部我只给了两星,这里给三星,主要还是施拉德没在环保呼吁上走进死胡同,如果没有最后的十分钟难以预测的展开和开放结局,那就是妥妥地翻车;伊桑的演绎、性冷淡式的摄影布景和虚焦后景里的十字架是看点。男神永远都是男神!电影的节奏和镜头,演员的演绎都很喜欢。只是对极端主义真的理解不了,无论是环保还是宗教或是其他,难道人们真的会因为某些人的极端行为去思考他们的立场吗?应该没有可能的吧。不知道是人比较混乱的时候会走极端,还是走了极端让人变混乱了,不管怎样都不会让世界变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