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在美国学生组织的一起关于反战和争取民主的学生革命运动中,马克(马克•弗雷切特Ma[展开]
在美国学生组织的一起关于反战和争取民主的学生革命运动中,马克(马克•弗雷切特MarkFrechette饰)和同学、老师一起被当局逮捕,在愈演愈烈的双方对抗中,马克打死了一名警察,当局即刻展开对他的追捕,马克在机场偷盗了一辆小型飞机后开始了逃亡之旅。在商业公司当秘书的达莉亚(达莉娅•斯普莱林DariaHalprin饰)正驱车前往菲尼克斯,途径沙漠的时候恰巧被马克发现,他从空中向她扔下一件红色的衣服。两人结伴同行,达莉亚答应开车带马克去找汽油,他们于路无话不谈,马克告诉她自己的那些革命经历,在一处名为“扎布里斯基角”的荒地里他们疯狂的亲昵。飞机加满油后马克将飞机画上奇怪又明艳的图案,并与达莉亚愉快地分手。达莉亚继续开车前往菲尼克斯,却收到了马克被警方击毙的消息…扎布里斯基角电影网友评论:7/10。这片是献给六十年代青年革命反正统文化的祭礼,结尾一栋别墅爆炸,连同衣服、书、电视和装满食品的冰箱掉下许多碎片,这极具表现主义的暴力段落宣泄了积郁的情绪,标志着革命在毁灭之前的狂欢。美国年轻人,迷失在一切提倡消费主义的城市精神的荒漠,随心所欲的起飞、壮丽死亡谷夕阳中上百情侣肆意欢爱,在所谓荒漠中也许能寻找自我体会更多生命的活力。一个欧洲左翼艺术家导演,塑造了内心荒凉影像版的邦尼和克莱尔,来给美国保守势力的权势者和中产者添乱:男主角将飞机画着操你美国的字样,巡警搜身盘问时回答自己名叫马克思,分明看出青年文化的巨大破坏力量,与安东尼奥尼以往的视觉图景一样,人工场所的玻璃墙幕和桌板、衣服和资本家商谈的地产模型,都是现代文明对人的束缚与牵绊,而女性伴随着针对商品化浪潮的暴力革命中解放自我的束缚看完查布里斯基角的结尾,我终于相信,安东尼奥尼已经进入了他的影像宇宙。青年人在矿床上集体做爱,风沙裹挟着鲜活的肉身和硼酸盐的滋味,高镜头视角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逆反。当恣意横亘在沙漠中的现代建筑被轰然炸毁,玻璃木板和水泥在空中破碎,艳丽的时装和五色的食物被炸成了斑斓色块,视线中的一切在爆炸,生活在爆炸,一切都在变成失序刺目的碎渣,变成最原始的宇宙中的一个分子,强者强加给弱者的一切,人类强加给自然的一切,都在顷刻爆炸,连接成密集的鼓点,敲击着重金属的灵魂。一切以破碎的方式宣泄着,我们建造一切物质基础来获得精神享受,到最后那日益膨胀的欲望却反使我们成奴,血脉不再贲张,灵魂不再鼓动,世界看似进行着资本化的进程,实则在不断退回最机械的原始状态,促进一切诞生的不再是妙趣横生的灵魂,而是野蛮原始的机械力。四年前碼的電影了,現在才看完,慶幸自己終於走過了充滿幻想的青春期,從之前的社民左派,轉入了保守主義的陣營。沙漠——伊甸園——重啟歷史的可能,吸引著一代代青年為之反叛,前仆後繼。而當最終理解了「太陽之下並無新鮮事」的道理後,才會開始與前輩和解。其實自己並不曉得歐美左派所見所感的「社會現實」是怎樣的,因為在我看來他們理論的基礎是如此荒謬。有機會可以多看看安東尼奧尼吧。說到底,任何社會現實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只是需要選擇,自己能容忍什麼,不能容忍什麼罷了。但,無論如何,儘管無知和天真並不值得被稱頌,但因其而產生的生命之光,卻會令那些沒有真正活過的人心生嚮往。扎布里斯基角裡面的男女主角如此,而堅忍不拔反共建國的戴雨濃亦是如此。但切不要將這樣的光芒,與自己應持之立場相混淆。安东尼奥尼在特殊年代的电影似乎渐渐失去了置身事外轻松写意的魅力,也不再有之前对集体无意识等现象寻根问底的想法,保留了他表面的典雅气质,掩盖了本片实际上只是宣泄了这种“人人发疯世界要完只能抱团取暖做爱疗伤”的文青同感,不考虑时代(影片的时代感也不过是前面的社会景观陈列和一些背景杂音罢了)要说是无病呻吟也不为过。连续爆炸还是惊艳的,看不到出路的怒火作用下,大概也只能用爆炸献给美利坚,献给60s,还要再炸个十次配着PF的嚎叫送给学校、房地产商、电视广告和新闻广播、亿万富翁和白人警察等等等等吧。btw,该片的ost超越goodfellas成为我最熟的一张!基本都听过而且都好爱!在我这绝对不算安东的“败笔”。我们在社会的要求下生活了太久,被生活要求学习各种成规,学习各种道德与评判,就连反抗也是被要求参与的。我们太久失去了自我。逃离城市,去到美好的沙丘吧。我们缺少一场完全自由梦幻的浪漫偶遇,缺少一场不考虑道德与健康与否的沙丘性爱。最后的爆炸虽然有安东的一面反社会反僵化反规矩的人格,但这也是我们所缺少的。什么公司,学校,运动,战争都滚一边去,此时我们需要的是肆意的浪漫。生活给不了我们,安东的电影给。北影节第⑦弹,安东尼奥尼导演1970年的《扎布里斯基角》,正值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电影表现出典型的的反社会、反体制、反传统、反商业的激进思想。“商业投资”人士被刻画成为贪婪投机的伪君子,而我的本业,也就是“商业广告”在这部电影里也被无情的嘲讽,最后在美帝革命青年的“意识形态”里炸了个稀巴烂。过瘾吧?过把瘾就死!21Apr2017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DAY12,第8场。又是临时起意其实看之前并不了解是什么,只不过因安东尼奥尼的。看到有人转便宜点儿的票就去了半价收。想不到看完这么久了,一直印象深刻,尤其最后的一系列爆炸,以及这调调“无限春光在险峰”。场子里人不算特多睡过去的应该不少。2017.4.1913:30资料馆1号厅早早因平克弗洛伊德,买过此片OST的磁带,后来也知道其在影史上的实验地位。如今才看,并不觉得有多少实验性,被称颂或自己淫想为的“千人在荒漠中Makelovenowar”的场面并没多震撼。伴随着反文化时代氛围,感恩而死和Pink等乐队的迷幻声响加入准确,也让粗糙逃亡冒险片包裹炸毁一切结局得到升华。几乎所有大师都不能避免的一个宿命:当他开始谈论政治,他就掉落神坛,并暴露出自己的局限性。除去片尾轰爆与峡谷间的壮观狎昵,安东尼奥尼左得简直像天朝愤青,确实如有些评论家所言,“输掉了他的可信度”。越来越发现政治与艺术是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未经揣摩而感性涉足政治的艺术,不美也不值得。抛开那些基于某种立场的观点单看该片,会看到其流露着安氏对现代商业、流行文化的厌弃,片尾连续的爆炸场景具有摧枯拉朽的覆灭性,中段属时长不断的奇异公路片,画面呈现很美,安氏眼中的死亡之谷,是带着原始的欲望的,而飞机于车顶的掠过彰显着任性地放飞,只是倘若叛逆又逢天真,结局必定是毁灭性的电影有时粗砺不自然。但两处非常厉害。第一处是种类似《舟发西苔岛》的处理方式,将个人替换成众人,让视角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摆荡,让两人的爱情在这空间翱翔。另一处是康定斯基的手法,将物从通常活动的范围分离出来,它内在的特性将会发出有力的声音和光芒。那些炸出的线条、色彩、材质,完美地点题。不过安东尼奥尼也真是到哪国就变成哪国人,影片与美国的民权运动相勾连,浪漫与强权、思想与资本的对立充斥期间,结尾爆破所有文明象征,煽动性很强。尽管出现了扎布里斯基角、飞机、爆炸等等充满隐喻意味的意象,这部电影本身还是太直白了,少了安东尼奥尼那股含蓄,反风格让人有些不太适应。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