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影片在冰岛取景拍摄,是索科洛夫“人的力量”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之前三部分别是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Mo[展开]
影片在冰岛取景拍摄,是索科洛夫“人的力量”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之前三部分别是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Molokh》,关于列宁的《遗忘列宁Taurus》和关于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浮士德电影网友评论:1.原著翻阅十余遍,改编电影倒是首次接触。2.雅致寝陋并存/妄诞欲孽丛生,影片舍弃原著条约前言,让靡菲斯托化身糟粕老翁,协同腐臭糜烂的浮士德,以通篇的神经质感传达着魔幻谨言。3.倾斜画面处理/限制性视角/柔朦滤镜营造梦幻异想之境,女性服饰/配乐与室外摄影皆属绝伦。4.德国永恒女星汉娜·许古拉。其实相当喜感和神棍。像吸了场雾霾。对原著大幅删改是必然的,电影不像文学那样是具体深奥思想的合适载体,电影适合的是形式和风格上的探索,一种无解的超验氛围的营造,是用来经历和感受而非认识和理解的,所以有人说电影更像音乐.其实但凡艺术都以风格而非其唤起的情感来判断是否伟大,这点体现于电影尤甚索科洛夫极具感官性的[浮士德]是一个永远解不了的谜。既然灵魂没能在肉体上找到,为什么那样强调肢体的存在?最后迸发的乐观精神从哪里来?为何人性最终胜利并成为主宰自然和命运的最强者?这部电影就像它的形式一样令人费解,飘在影像之上的音轨如那捕捉不到的灵魂一样,失去了束缚飘到了不知哪里去。全片是梦呓般的独白,画面1:1且四角带圆角,用滤镜将画面变成暗绿死灰,无处不在的畸变,有意为之的脏乱布景。深刻展示浮士德的追寻,无助,动摇和觉醒,欣慰的是人的觉醒和选择最终胜利虽最终去向是如此未知和渺茫。很久没看到一部片在题材和艺术上沿着塔可夫斯基和伯格曼的道路继续行走了,很棒!看这片的后果就是自己连续扫片的节奏嘎然而止。实在看不下去。。意大利语配音很让人出戏,对话又晦涩,有时还由于某种特殊处理方式使得画面出现扭曲。。不过我觉得电影应该是呈现了很正宗的中世纪生活,环境也挺有感(当然还是看得犯困)。主要是为了了解浮士德的故事去的,但没想到最后丫耍赖了。。①凡是拿画面美来说事的,都是没看懂又想说点啥的。②没坚持看完的都是没看懂的。③这样的哲学性题材,用这个方式来表达是非常好的,过程中神神叨叨,推推嚷嚷,加上语言障碍,确实看得挺烦人,但这正是浮士德的内心矛盾斗争的表现。把一个很普通的人性发展过程刻画成这么形象细致,正是大师之处。现代的浮士德,生命如生意,哲学不值钱,宗教比较好卖。除了魔鬼无人真信上帝,渴望变伟大只是为情欲,创造出怪物也在所不惜,而情欲之脸也狰狞。杀吧杀吧,为摆脱被人遗弃在虚无河畔的绝望命运,发动战争吧。最后魔鬼也被抛弃,因为探讨灵魂已不合时宜,向前吧向前吧,谁在乎前边是去向哪里。。。冲着与歌德的《浮士德》同名去看的,而且这部电影获过金狮奖。说真的,看到七十多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画面感觉异常魔幻,反正我是一点都不适应,感觉很恶心。魔鬼到真的有魔鬼的样子,藏于人,一步步显示它的獠牙。这点是我喜欢的。不推荐看,我们又不是搞文艺的。电影还深深的透露出一股基佬风画面充满诗性和歌德原著的诗歌体非常契合,相对于魔鬼身体的丑陋不堪逆光镜头下的玛格丽特外貌和身体都美若天使。浮士德屈服于欲望签约魔鬼又幡然醒悟继而反抗的过程就好像是人类和自身邪恶斗争的过程一样。ps小范围的演员调度特别的精彩,通过这种方式将人物间的关系和利害进一步强化。俄罗斯导演四部曲收官之作,截取和改编自原作的前半部分,删去了上帝和魔鬼打赌,调整了出卖灵魂和邂逅爱情的时间线,除了少量俄国人片段通篇德语,剧情意外的流畅。水池边和温泉的镜头美的像宗教油画,104-105分钟的大特写看到了天使,少数扭曲镜头极具想象力,结局一片虚无。从宽高比到色调,再到滤镜焦点的频繁切换,非常浓重、刻意且怪异的性格改编。力量全部用在了形式上,以致内容几乎无法解读。前者令人昏昏欲睡,后者只记住了莫名的两次性器全裸出镜。好吧,每个大师都有对大师的致敬情结。俄国导演的德语片,在众多同名改编影片里最容易联系到茂瑙。歌剧也能中毒。看了歌剧电影《卡门》,夜半仍在听。今天《浮士德》。原以为自己是个乐盲,任一首曲子听上几十遍,还是不识得。那一开场的“卡门序曲”,大概是七十年代收音机的启蒙吧,刻的有多深,差不多成了肌肉记忆。好神奇的音乐,有那样一张容易辨识的脸。试着再听听。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