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这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电影从2012年9月起跟踪拍摄浙江大学电气学院一个大四男生寝室一直到[展开]
这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电影从2012年9月起跟踪拍摄浙江大学电气学院一个大四男生寝室一直到2013年7月毕业为止,讲述了四名普通男生在这人生十字路口面临的迷茫、努力、决择和留恋。电影中四个男生都共有一个身份:工科男,但是每个人所的性格和命运却又如此不同。对他们每一个人而言,大四这一年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终于有机会真正面对属于自己的选择;而对于观众来说,这可能会是我们反思教育的一个起点
大四电影网友评论:像一杯稀释的溶液——你说它高能吧,浓度却低得很;你说它诓人吧,可又含有真实真情真切的成分。片头的伪黑白色调,本来很好地遮掩了演绎的不足,用一个沉稳去躁的盘子承托故事,调调出来了。4分钟之后,导演开启自信模式,于是片子暴露了自身弱点:既没有故事片的从容,也没有纪录片的冷峻。时长更是放大了这份展示的无力感。如果导演本着“注册商标”的心思做电影,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起点。看了将近三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导演连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分野都没摸清楚。分镜、摆拍、表演的痕迹太明显太叫人尴尬。更不要说视听方面(学生气的音乐,我就不知道那个无眉男抱着吉他在弹什么)和主题方面(学生时代的迷茫,其实也就把几条出路说了一下,然后一直平到底)有多么幼稚。真TM浪费时间。大四,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那都不是我们的终点。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只能是自己来承受。考研结果失败,面试结果不太好,所有的所有。因为工作的问题情侣分开的问题,父母的问题,真的都是不可控的。很多决定不决定,一句以后再说,只会把情势推到更加不可控的地步。看完了难受得有点窒息,觉得拍的好真实看到结局才意识到这是个纪录片(°ー°〃)迷茫的岁月里有一些不确定的东西,不小心就溜走了。杨德格同学真是渣,最后最牛逼的竟然是过间隔年的哥们,看到纳木错湖边他放下的一片梧桐叶的时候,我什么也说不出来,有点想哭。刚开始看觉得很矫情,很刻意,但是慢慢的会深入进去,因为在浙江上的大学,看到里边窜动的身边很熟悉的东西,总有点会心。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相信故事的存在性。这些东西都在我们身边。每天这个时候再看,那时候的看戏人就是戏中人,又会是怎样的?杨德格是我最讨厌的那种男人,妈宝、没主见、没担当,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成长。喜欢张勇这个类型,低调沉稳。高中的时候并不真正懂得考一个好大学的意义,如果能重来,也许会努力得更心甘情愿。还是很喜欢校园,争取以后读个博真实。分手的结局我不能理解既然女方已经到温州工作了为何还会因为地域而被分手,而男生也太没主见了,还是说是温州的气场就是如此?父母反对必定分手?而高航我是羡慕的但这种存在毕竟是只能是少数,烂大街了反而失去意义了不是伪纪录片的问题,伪纪录和真纪录是没有高下之分的,阿巴斯一直都拍的伪纪录片。但伪纪录如果玩不好,那就真不如照实里拍,这个类型,但凡往实里拍,都会比目前这个成片好,这是一定的,纪录片起码能保证说人话啊。真实熨帖平静。只要是自己认真选择过并认真走着的路,每一条都很精彩。有很多未知的方向,当时看来也许是迷雾重重的。我想要的生活,“我感觉自己还在找。”但我想那会是最好的。看烟花那段的对白挺美好。忧愁。哀人生之多艰。不知道都在温州工作,为什么就不能在一起。不知道去腾讯的同学现在怎么样。之后,大部分人都是社会上的一个螺丝钉,大部分人做不到自己想要的水准,大部分人实际上最后都是很普通的。很喜欢,高航也很喜欢,喔~理想型诶????,虽然说摄影、剪辑、呃…或者表演很稚嫩什么的,但这部片子对于我来说不是单单能看到更多的是可以感受得到,反正感觉是最近几天看的里面最佳。浙江大学自个儿整的微电影,摆拍悬疑太重了,台词设计痕迹也很明显,大量无意义素材堆砌,五个学生在镜头前“被迫”表演。其实毕业季不是迷茫,而是某种选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