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1998年深秋,大陆女子赵虹与美籍华人结婚,抱着必胜自信心移居美国纽约。不久她认识了在美国[展开]
1998年深秋,大陆女子赵虹与美籍华人结婚,抱着必胜自信心移居美国纽约。不久她认识了在美国生活十多年的台湾女子黄雄屏。黄受美式生活薰陶,早变成黄皮白心的中国人,她醉心舞台艺术,不甘被美国人排挤,拼命想挤身美国舞台。另一个则是充溢自自信心的香港女人李凤娇,她因遵从老父请求,逼移民美国,但她秉承了香港人那种特性;只需能赚钱、炒股票、炒地产,什么中央都照样生存,但她看不起大陆及台湾的中国人。这三个女人的出身、背景、教育和思想大不相同,却彼此影响。面对外国人时她们团结分歧,到单独在一块时又相互排挤,矛盾心态尽现
人在纽约/三个女人的故事电影网友评论:补标:漂泊异乡的三个女人,中港台政治隐喻的微妙、两种语言带出多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偏偏落在各自感情复杂的美利坚,折射出的却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特有的困惑。阿城和邱刚健文本的层次,在关锦鹏细腻情感中慢慢推进,连冲突都如此温和,尖锐之处不停留表面而在内里。三种歌声,三种思念,这大概是港片里最耐人寻味的女性微醺片段,歌声之外对认同感的期待,对美好的向往,是黑夜中最温暖的光。最喜欢里面的两场戏,第一场三个女子一起在街头大醉,释放各自内心的情绪;第二场三个人在三顶为彼此生活里面的不如意和委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祝酒。这两场戏真的美爆了。电影里面有中西文化的困境,有爱情的困境,有婚姻的困境,有事业的困境,各自都在尽力为生活而挣扎。关锦鹏的电影很细腻啊。张艾嘉角色的父亲是个施虐狂?三个女人仿佛都是为了衬托那个lesbien。命运的交错在宴会、餐厅、新房、大街上,可大家怎么看起来都这么成功体面,哪怕在2018年的今天都严重脱离了广大海外移民群众。所以那段极具抒情的三人自唱自歌显得格外的小资产阶级的浪漫乡愁想象,而父女关系的描写简直是天方夜谭。阿城的剧本应该比影片强。6/10。作为背景存在的男性形象单薄,充满了刻板的批判,丈夫排斥大陆观念对妻子母女相依所受苦的特殊年代并不了解,老父亲满口救国、礼仪道教、接受京剧等一切文化传统却有虐待癖,两者均是虚伪的代表。关锦鹏描绘身处婚姻困境或独立女性给予更多内心孤寂的关照,共享洋酒倒手上的结尾抒发了胸中郁闷。3.5星。三十年前的片子了,青涩的三个女人也成了中港台的殿堂级演员。两岸三地,一样的祖先不同的环境,在美国重聚,各种观念的冲击接纳融合,好像想说这个主题,但是又没有说,这种欲言又止不知所云,是不是就是艺术片的调调?还是大陆女人的挣扎能引起共鸣,可能是真的不理解台湾香港女人作的点吧。前半段太疲软了,对三人的各自交代好似流水账,虽然斯琴高娃的表演没啥问题,但还是感觉在张曼玉和张艾嘉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外表太老气横秋了一点,而这又与角色本身的初来乍到天真烂漫不太契合。关锦鹏还是胜在对女性细腻情感的刻画上,当然几位主角的表演也增色不少。张艾嘉≥张曼玉>斯琴高娃。叙事弱,氛围渲染强。感人,冬天在异乡吹冷风喝冰酒唱家歌,冷风一直吹,风衣每天不能少。三个女人都喜,斯大姐用力让人略尴,但此感亦实。天真,精明,浪漫,居家,外强,流浪,都是中国文化养大的女人们。姑娘啊,我们不哭泣,一起来唱歌,离开国,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家天下。曼玉眼亮,明眸皓齿。在异国他乡,有一些夜晚是特别鲜活的,比如她们在深夜街头用各自的母语唱不同的歌,还有天台纽约第一场大雪。让我想起那年年底在深夜街头,沿街的圣诞装饰又欢喜又寂寞,想起从车窗望外,一片人家灯火闪烁,那都是异国的记忆,都是寒冬的记忆,都是夜晚的记忆,久远飘零闪烁的快乐鲜活记忆最喜欢的一点其实是在你最爱的城市里,失去的比得到的还要多。斯琴高娃厉害在你没法把她和床戏二字联想的时候,她也能毫不违和的做到了。张艾嘉我最近才领悟到,她的感觉其实就是台湾的赵涛。以及,和醉酒唱歌与片尾祝酒戏比起来,三个人的开场戏写的相当漂亮了。好电影的共性就是扎实,当斯琴高娃在饭桌上提到母亲把父亲的名字刻在椅子背后时,当斯琴高娃给母亲写信说希望接她回她四十年前留学的纽约时,这些细节的扎实度已经足够感人了。虽然剧本有点抓大放小,但是三位影后的演出真的太厉害了,张艾嘉真是赞叹。张曼玉、张艾嘉和斯琴高娃三个女人在纽约喝醉了的那场戏太感人了。想到自己也是driftinginBeijing,这个城市越是灯火辉煌,越是璀璨夺目,心里就越是寂寞无奈。特别是当周围人的价值观与自己格格不入时,越是体会到孤单。???十年后重看。25岁的张曼玉,36岁的张艾嘉,39岁的斯琴高娃。三个成熟饱满的女人在纽约街头,旁若无人地各自唱着故乡的歌。内心深处扎根已久的认知被颠覆时,借一首熟悉的歌,释放困惑不安,安抚自己惊恐的心。最难得有人同唱不同的歌。 [收起]